痛经的诊断和治疗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但是有时候痛经并不“单纯”,它还可能和其他疾病有关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这些疾病又可能会对女性生育造成影响。
痛经的原因有很多,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一般来说,少女痛经,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痛经。
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原发性痛经有可能跟子宫的角度有关,比如子宫过度前倾,或过度后倾,或者跟经血通道过于狭窄有关
2.继发性痛经常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等引起。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女性常常将痛经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疼痛,很少将它与其他疾病相关联。但实际上,有些疾病也可能会表现出痛经症状,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女性痛经时还伴有腰疼、发烧、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坠痛、体温升高,经颜色为淡茶褐色或者气味发生变化,痛感越来越强,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恶心或者呕吐、腹泻,那就要提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是其他疾患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而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因此痛经女性最好不要晚婚晚育,尤其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更不宜太晚结婚。
常见症状
行经前后或经期下腹疼痛、坠胀及其他不适
病因
原发性痛经
a,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
b,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c,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d,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e,鉴别诊断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
继发性痛经:
1,子宫内膜异位症:占病理性痛经60%左右症状:痛经、不孕。
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占病理性痛经的60%左右。子宫腔内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并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周期性出血,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是这些出血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就在局部瘀积,形成囊肿,越来越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其特点是疼痛一个月比一个月加重,持续痛、撕裂样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发年龄为25~49岁,长期迁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会导致不孕,故应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视,普通B超检查加上抽血查CA(卵巢上皮抗原)即可明确诊断。
2,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与女性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激素有关,妇女育龄期是子宫腺肌症的高发期。但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难以预防,一般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多数会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但更加严重。B超或盆腔CT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均匀增大,质地较硬,表面可有结节感。抽血检测CA,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患者会有明显升高。
3,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症引起的疼痛约占病理性痛经的30%。导致盆腔炎症的常见因素有产后或人工流产后、宫腔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如果消毒不严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可能引起术后感染。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不遵守医嘱,有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女性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如使用不清洁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也可能诱发盆腔炎症。患有慢性盆腔炎症的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有小腹隐痛感,但这种痛感在月经期会加重,往往还伴有发烧。盆腔炎症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常规B超或血液检查即可诊断。
4,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在病理性痛经中有10%是由盆腔瘀血综合征引起。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通不畅,盆腔静脉充盈、瘀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本症严重程度与疼痛性质呈正相关。临床做分辨率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来诊断,也可抽血检查CA来进行鉴别诊断。
5,生殖道畸形
在胚胎发育中一侧副中肾管可以发育良好,形成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好形成残角或始基子宫,与对侧不贯通,也不通向体外。始基子宫一般无宫腔,或有宫腔也缺乏子宫内膜。如果始基子宫有功能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出血,则可因宫腔积血而引起痛经。患者多为少女。
6,宫内节育器
痛经亦可见于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妇女。此类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的排异性收缩,导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患者常有下腹部或腰骰部不适,经期症状加重。节育器的放置位置不当或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
7,子宫肌瘤
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治疗
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未婚前痛经待年长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影响生活者应当予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
1.一般治疗
(1)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
(2)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
(3)疼痛不能忍受时辅以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1)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曼月乐环为首选。
(2)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
(3)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加帕马溴、乙烯水杨酸(阿司匹林)。
预防
1.经期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
2.经期禁食冷饮及寒凉食物。经期禁游泳、盆浴、冷水浴。
3.保持阴道清洁,经期卫生。
4.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消除恐惧心理。
5.如出现剧烈性痛经,甚至昏厥,应先保暖,再予解痉镇痛剂。
6.多喝热牛奶。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痛经。
7.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且体质增强有助改善经痛。
8.积极正确地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
简介:《触爱cici关爱女性健康》,专注女性生殖健康领域,旨在唤醒更多女性生殖健康意识,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爱护自己,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健康平台》、《最具传播价值女性生殖健康自媒体》!如果你的健康遇到问题可咨询专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寒假助力白癜风康复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hl/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