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什么急呢孩子会长大的壹父母
Carol 漫画
超人爸爸西米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写着:“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每次读到这句话,心中都有种莫名的感动。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向来主张“慢慢来”。 九月开学,我家孩子小苏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孩子预备班(学前班)的报名,他同龄的朋友大部分都进入小学部就读了,他还留在幼儿园读大班。 有人摇着头叹着气:别耽误了孩子。孩子没读学前班,恐怕小学入学就跟不上。学前班影响小学,小学影响中学,中学影响大学…… 是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知识,学规则,为上小学做准备,我家孩子还在瞎玩儿…… 但是,我并不认为有多么严重。况且我内心深处是愿意让他多玩儿一年的。 对此,我询问过孩子的意见。他说:只要有小伙伴,还是喜欢幼儿园。 我还看了一些文章,发现关于是否让孩子上学前班的利弊之争旷日持久,于是,我决定把心放下,踏踏实实等一年。 从小苏出生到现在,我坚持一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不用着急。 大人瞎使劲,反而破坏了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花自然会开,小朋友自然会长大。所谓“无招胜有招”。(妈妈比较懒!) 我认为,只要孩子不傻,该会的总能会,晚点也没关系。而且有时候,晚一点,也不坏,甚至可能更好! 俗话说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小苏小时候没一个赶上月份的。 5个月才会翻身,第一次就翻到地上,把半个脑袋都摔肿了。6个月根本坐不起来,垫上垫子勉强半躺。8个月,毫无要爬的迹象。 我安慰自己:孩子想爬自然会爬,他都不急,我急什么。 果然,10个月的小苏,开始以一种怪异的姿势,腹部着地,匍匐前进。然而速度飞快,直窜到狗窝里揪王小花(我家狗)的尾巴。 直到12个月,小苏才终于学会以四肢为支点爬。 小区里一个奶奶,说自家孙女10个月就会走路了。而12个月的小苏,还沉浸在爬的世界里,必须得扶个东西才能单独站立。 曾经有个妈妈跟我诉苦,说教孩子走路可累了,要整天弯腰,扶着孩子,腰都快断了。 我听后心想,坚决不这么教,要走路,自己学。自己学会的才走得稳,不容易摔跤,摔了也能很快爬起来。 于是,小苏通过扶电视柜练习了两个月。终于在1岁2个月时,敢牵着大人的手出门走路。 走了两天,我试着放手让他自己走。他试着走了两步,然后居然开始一路小跑,速度越来越快。 从此,他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成为小区一景。 小苏说话也晚,一岁半的时候,同龄的小姑娘都可以说一句完整的话了,他还只能单个词儿往外蹦。 1岁10个月,小苏头一次把名词和动词连起来,伸手对我说“妈妈冒”,意思让我抱他,不会变换声母。 怀孕时,我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者的女儿天天听妈妈讲故事,四岁后就认识好多字了,而且是“井喷式”的。 我也天天给小苏讲故事,讲到5岁多,“井喷式认字”这个奇观还没出现。 我虽然天天盼着他能快点认字,可以自己看书,可也绝不敢操之过急,更不会逼迫他。 至于数学,我们在家玩蛇棋和飞行棋,要掷骰子,所以6以内的加法他比较熟练,但是超过10就费劲了。 但是我有十足信心,他会遗传我的数字逻辑能力,以后绝不会加减法都算不清楚。 所以,我等他慢慢来。 现在有种观念:学什么都要趁早。有种概念,叫“学习敏感期”,说每一种才艺,都有一个最佳的启蒙年龄。 学钢琴有最好的启蒙年龄,错过就没有了; 学篮球有最好的启蒙年龄,错过就没有了; 学英语最好从婴儿语言敏感期开始,错过了就没有了…… 我每次看到这些,就感觉自己好对不起孩子,估计给他错过了一万个敏感期吧! 但是仔细一想,又不是这么回事。 在小苏成长过程中,我唯一一次强制他学习的就是游泳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学会了,他却不肯下水了,怎样威逼利诱都没用。 我当时横下一条心,非得让他去上课。最后无济于事,反而弄得我俩均疲惫不堪,亲子关系严重受损。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是不是因为我自己三十几年都没学会游泳,才这么逼孩子? 是不是我担心他这次没学会游泳,以后学所有东西,都会半途而废? 事实上,没学会游泳的是我,常常半途而废的也是我。 我认识到,是自己的焦虑感在作祟。而这焦虑感是如此强烈,已然让我失去理性的判断了。 孩子就算没学会游泳,又有什么大不了?又不是每天要渡河上学。何必因此让孩子整天闷闷不乐呢? 我及时收回了手里的鞭子。在孩子的专长培养上,我还是想要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牛蛙之殇》,才知道小朋友会得一种病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 我就真见过一个小朋友,脖子时不时抽动一下,当时奇怪,现在才知道这是病。压力多大,孩子才会得这样的病啊! 回想自己小时候,7岁进入小学前,真是什么都不会,1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明白。 别说学前班了,连幼儿园都没正经读。在小学入学前一天,我妈妈才教我学写了自己的名字。 一开始,确实是成绩不太好。别的孩子都考99,分,我常常连95分都考不到。 但是我上课还是很专心的,老师讲的都是我从没接触过的知识,所以分外好奇。 四年级之后,成绩就变好了,没有补习,没有特别努力,就是按部就班。 没有提前学认字,后来还是爱上了看书。没有提前学算术,后来还是参加了数学竞赛,并乐此不疲。 一直以来,我都对学习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并始终保持热情。 现在小苏不到6岁,就算这一年少学一点,他未来要读十几二十年的书呢,早一年,晚一年,又有什么要紧呢? 往大了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书本里是学,泥土里也是学! 正如“慢养”理念所说的:人生不是短跑,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看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有人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孩子的人生,还是让他用自己的节奏和速度前进吧! 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该停下来看一看,他知道,别人不知道,妈妈也不知道。 他的心里,这一年,有伙伴,一起玩游戏,一起骑车,就很快乐! 他也知道,明年就该读小学了,读小学就得上课了。 并且妈妈知道,他其实也在暗暗期盼着成为一个正式的小学生呢! 着什么急呢?他会长大的。 -版权声明-壹父母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ys/1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