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来啦父母做好这3招,帮助孩子缓解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3349.html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病不同!

周末,闺蜜聚会时,娜娜唉声叹气:「我家那孩子,最近催他做暑假作业,他就说肚子痛,还说自己睡不好。去医院检查,又没什么问题。」

真是急煞这位老母亲了啊!

每到开学前后,家长们有木有发现,我们的孩子常常会有出现失眠、睡不好、肚子痛、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

其实,这可能是孩子内心焦虑、害怕呀!

可以说,开学前后,很多孩子都会存在1-2周的不适应期。

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作业也不愿意完成,成天处于混沌状态,好像还在暑期的生活节奏里无法抽身。

假期里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每年都有假期综合症

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家长们「爱的咆哮」又此起彼伏了。

「作业做完了吗?」

「收一收心吧,不要整天盯着个电脑。」

「都几点了还不睡,快开学了还熬夜。」

暑假后遗症,也叫「开学综合症」,多发于暑假后半段,表现为不想开学,开学后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暑假里玩得嗨,家长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常常是这种:

到了开学前几天和开学后半个月,画风转变成这种:

其实不要说小孩,就是我们家长自己,经过一个七天长假的休息,放完假头天上班,也是恍恍惚惚的:「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啥?」

面对孩子们的暑期后遗症,我们不妨多点耐心,找找原因,再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也许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孩子都会无精打采。

暑期后遗症的原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理,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致病」因。

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1.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

邻居家小孩的妈妈,也为了这事犯头疼。

她女儿每天晚上得喊好几遍才肯上床,上床后也不肯立即入睡。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早餐、中餐一起吃。

吃完饭,就出门找小朋友玩去了,到了饭点也不回家,还得大人喊很多遍,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往回走。

2.沉迷于电子产品

很多孩子,一放假就解放了天性,在电视机或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教育家洪兰说:「电视,是个坏保姆。」

前几天,家里亲戚朋友走动时,一群孩子坐在沙发上,每人手里一个手机,孩子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全都各玩各的。

而孩子沉迷于网络等电子产品,跟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息息相关。

有些爸爸妈妈,整日忙于工作,给孩子的情感关爱不够,精神支持更不够,孩子内心缺少精神的支撑。

这样的孩子,他们会觉得得不到认可。

在虚拟世界就不一样了,角色上的成功,常常会让他们享受被认可的喜悦。

因此,沉迷网络也就不足为奇了。

3.学习压力大,越学越没有信心

人愿意做某件事情,一定是要有内在驱动力的。

有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学校,在老师、同学那得不到认同感,内心会自卑。家长如果再忽视,不注意帮孩子做情绪上的疏导,这种自卑往往会愈演愈烈。

教育作家贾容韬在《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分享过,自己的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学习压力大,为了逃避压力,沉迷网络游戏。

有些孩子,当他从学习中获得不了成就感时,就容易选择逃避。

遇到困难和危险时选择逃避,这是孩子的天性。

3招应对暑期综合症

1.设立新学期的小目标,建立自信。

家长们暂时放下工作,放下手机,多留一些时间留给孩子。

比如,和孩子聊聊新学期里,学校发生的趣事,聊聊下学期的目标。

其次,设立一些小目标,并给予奖励机制。

《罗辑思维》里有期节目这样说道:

当你每取得一丁点进步,都有人能立刻反馈给你,给予鼓励,你对此事的兴趣就会越高,信心就会越大。

的确如此。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马皓文,为了教育好叛逆的马飞,首先做的第一点就是鼓励孩子。

这种做法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某高校考察时,随意从每班抽了3名学生,共18个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然后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人才。」

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进步非常大。

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这一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细节开始,多夸夸孩子,哪怕他只做对了一道题,哪怕他只拼读对了一个英语单词。

有了自信,一切才皆有可能!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好习惯

逐渐减少孩子玩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按开学后的时间,来调整作息时间表,每天适当地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中》说道: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真正巩固一个好习惯,需要90天。

具有好习惯的孩子,学习不用家长督促。

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而习惯形成以后,往往伴随着人一生。

3.坚持体育锻炼

运动是个宝,健身更健脑。

听过一堂教育讲座,授课讲师讲过这样一件小事: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和家里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大学校园里,一门考试不及格就跳楼,一次失恋也跳楼。

其实,这样极端行为的事例越来越多,和我们的孩子缺乏抗挫能力有关。

抗挫能力从哪来,从体育锻炼中来!

体育锻炼,不仅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更能磨炼其意志,增强其抗挫力,完善其人格。

有些家长,单纯地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这是不够的。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分数很重要,但要提高孩子的分数,恰恰不能目光只盯着分数。

从现在开始,每天安排一小段时间,陪孩子运动吧!

开学季的到来,考验的不只是孩子,更是我们家长。

开学前的准备,就是对孩子和家长的一次测验。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别让孩子输在准备就绪上,也一样重要。

开学季,你,准备好了吗?

天天展颜(一个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cs/134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