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什么是CEO综合征学霸病
当你第一次听到“CEO综合征”“学霸病”的时候,是不是在想,那些学霸精英、那些“走上人生巅峰的”的CEO们,怎么还会有“CEO综合征”“学霸病”?这些都是啥病?
其实“CEO综合征”“学霸病”只是它们的俗称,它们的真名叫“双相障碍”,亦或“双相情感障碍”,也是常说的“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罹患双相障碍的人,多是社会之精英,国家之栋梁,往往对自身要求很高。
双相障碍有两大类临床表现:一类是抑郁症状,一类是躁狂症状。
当抑郁发作时,通常有以下的情况:
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
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有不如死了算了的念头;
精力体力下降,没做什么劳动也觉得浑身疲乏无力;
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或者也表现为坐立不安;
睡太多或者失眠早醒;
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甚至觉得吃东西是一件麻烦事,严重情况下咀嚼下咽也需要旁人提醒;
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容易被打散,觉得好像变“笨”了;
而当躁狂发作时,则会变现为以下情况:
情绪变得高涨亢奋,自我感觉异常开心和愉悦,整天兴高采烈地;
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很多事,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丁点不愉快就可能与别人发生冲突;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嘴巴跟不上思维;
思维发散,联想能力强,可以快速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
睡眠时间和需求减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可以马不停蹄的学习或者工作,仍然不知道疲惫;
活动增多,可能半夜跟朋友打电话聊天;
兴趣广泛,什么事情都想做,但往往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
容易有乱花钱、酗酒、飙车等放纵行为;
还可能会有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妄想、幻觉等;
双相障碍的患者往往是在抑郁发作时就诊,描述中也可能会忽略躁狂状态,尤其是轻躁狂状态,所以容易误诊为“抑郁症”,贸然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使患者从抑郁发作转换为躁狂发作,导致疾病加重。
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指南指出,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且研究表明,中、重度双相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而双相障碍患者的家属患病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10-30倍,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风险越高。
而童年期的创伤也是双相障碍的高发因素,比如同胞竞争,父母过分苛刻严厉,先天缺陷或不足,遭受过虐待等;另外人生的各个阶段发展不顺利,也可能会成为双相障碍的风险因素。
对于高危人群如果觉得自己有躁郁症的某些症状,并且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则要警惕是否为躁郁症,建议尽快去专业机构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wh/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