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娃娃的开学综合征华西心理专家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即将开学,家里的孩子开始坐立不安,有时还可能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寝食难安。
作为家长,先不要为此着急,华西心理专家表示,这其实是“开学综合征”在作怪。简而言之就跟成年人一样,春节到了初五、初六总是不想上班,巴不得再多玩几天。
那么,什么是“开学综合征”?
它是如何产生?
又该如何克服呢?
“开学综合征”是什么?
不是病,在假期后半段更容易出现
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医生罗亚表示,“开学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状态。同样的状态,对学生来说,它叫“开学综合征”;对上班族来说,则叫做“假期综合征”。
对于孩子来说,出现“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的,不仅仅是中小学生,大学生一样有,包括老师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状态跟开学相关,一般在假期进入后半段尤其是倒计时阶段更容易出现,每个孩子表现得都不一样:有的人表现为精力变差,无欲无求,紧张担心,头痛腹痛,心跳加速;有的人单纯抗拒上学,想抓住假期的尾巴继续玩耍;还有一些人就是赶作业,追悔莫及。
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家长就容易出现两种反应,要么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要么直接“毛起”。罗亚认为,这两种反应都是典型的无效沟通,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甚至引起孩子的叛逆。
“开学综合征”如何治?
平稳度过,这五个重点要牢记
那么,孩子该如何平稳度过让人焦虑的“开学综合征”呢?
罗亚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收拾心情,做好过渡。对于即将要开学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设一个倒计时,按照尽可能接近学校教程安排的时刻表安排目前的生活。同时,不妨给自己做个心理暗示,买一些新的文具,丢掉一些废旧的物品,看看假期中的照片,整理一下物品,可以慢慢过渡,调整好日夜作息,为回归学校生活有个仪式感。
二是转换状态,清淡饮食。开学前,需要让假期兴奋的大脑逐渐回归平静,让孩子为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可能面对的学习压力做好准备。饮食方面,家长可以为孩子合理搭配一日的三餐,做到有荤有素,水果蔬菜也要合理摄入,尽可能定时定量,起居有节。
三是放下手机,回归线下活动。对于放不下手机,离不开网络的这部分同学,现在必须要适度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把使用手机的时间分配一些给假期未完成的作业,给家人朋友,给纸版书籍,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设定手机使用时间,同时家长也需要监督好手机的使用。
四是合理计划,适时鼓励。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计划,例如想要读哪几本书籍,学习一个新特长等等,从而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计划设定要让孩子觉得切实可行,这样才会产生期待,增加信心。
五是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对于产生的郁闷、焦虑,其实很多人都有,不是自己的个别现象,对自己正性鼓励,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保持积极乐观态度,即使没有做好,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然后迅速忘掉,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下一次学习生活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杨甦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卢娅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wh/1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