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摘抄好词好句

每次教初一孩子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我都先问他们,以前都是怎么做读书笔记的。

答案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有精彩的回答,但每一届孩子都会提到:摘抄好词好句。

什么叫好词好句呢?我理解的是首先这个词语是含义丰富的,其次是优美的。

但是,到了初中,我没有再要求孩子们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摘抄好词好句。

这个方法在小学也许是适用的,至少在低年级使用是合理的。小学的孩子需要积累,而且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

到了初中,好词好句的积累方法就与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相符了。

一个词语或句子固然有其意义,但它的意义是放在整个文本中来理解的。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只剩下字典里的解释。孩子如果单纯记忆这些,会非常枯燥,难以引起兴趣,也没有办法产生持续的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产生应付的行为。

有很多教辅资料把各种写人的、写景的好词整理出来,希望学生能背过,然后在文章中灵活运用。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人单纯靠背诵好词好句就能写好文章。

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用的也都是普通的词语,句子也大都是大白话,却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意蕴,与读者产生共鸣。例如杨绛的文字,简洁而不失严谨,平淡却不失文采。还有老舍的文章,读起来像说话,没有华丽的辞藻,传递的信息则广远深厚。可见大家的语言功底。

说到底,语言是个工具,最重要的是背后的思想。只有深入思考过,再用平实的语言文字传达出来,让人读得懂,才是好文章。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清楚就可以了。一味地追求好词好句的积累,很可能让孩子误以为写文章就是拼凑各种好词好句,结果往往就是过于追求华丽辞藻,堆砌自己也弄不清楚的词语,构筑语言迷宫自迷迷人。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经提出“能指/所指”的一对概念,“能指”是语言符号,“所指”是语言符号对对应的现实事物。但有批判学派的学者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提出,我们纯粹地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很可能出现“延宕”的结果:一个词语的解释,我们可以从字典中找到一段话来说明,但字典中的解释同样是一堆符号,又可以指向其他的符号解释。所以,符号的解释就从一个所指滑向另一个所指。这就是“滑动的能指”“漂浮的所指”,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只有语言符号能够在一个有限范围的系统中互相解释,形成“互文”关系,意义才得以确定。

因此,应当从整体上构建语言。婴儿掌握的词汇量不多,但他们有时候哪怕只说一个字,也是在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应当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单篇的文本学习,学生往往就在各种能指符号中滑动,难以和自己的真实生活联系,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本,建构自己的语言。

所以,如果一定要积累,不如积累整片文章,至少积累“好段”,而不是好词好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zz/12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