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氏征中医清胆和胃,平肝潜阳治愈
美尼尔氏征:中医清胆和胃,平肝潜阳治愈。患者杨先生,60岁。病者素有眩晕,耳鸣,呕吐病史。经诊断为美尼尔氏征。每次发作必卧床半个月,1年少则发作五六次,有时每月发作1次。就诊时症见:头晕目眩,耳鸣气闭,觉天旋地转,呕吐痰涎,甚则吐黄苦水,不能纳食,大便不畅,夜梦纷纭,脉弦滑,苔薄黄腻。拟方: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竹茹、菊花、石决明、双钩藤,服5剂,诸症悉除,不久又复作,遂将原方服用,眩晕悉平,症状减轻,可料理家务。继之,病者将上药买好存放家里,遇发作眩晕呕吐,即服上药,以后眩晕虽仍发,但可不必卧床,病势较原来发作为轻。前后经6年,用上方达余剂,身体健壮,眩晕多年未发。
平肝潜阳是中医治疗肝阳上亢症的方法,在生理上人体营养维持着动态平衡,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就出现肝阳上亢症。肝阴不足,主要是有肾阴虚、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及气郁化火,内耗肝阴所致,平肝潜阳,一方面能够补肝阴之不足,又能使亢盛的肝阳得到抑制,使人体阴阳恢复相对平衡。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心悸、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病症,均可以使用平肝潜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平肝潜阳常用质重镇坠的药物,如牡蛎、生龙骨、石决明、珍珠母、磁石等,常用的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
平肝潜阳常用的一个药物是石决明。石决明是什么?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清肝潜阳,退翳明目。
本品能清肝热,补肝阴,可用于肝阳独亢或阴亏阳亢所致的眩晕、抽搐、目赤翳障、青盲雀目等证,且能清虚热,用治肺结核之低热。
1.清肝潜阳:用于肾阴素亏、水不涵木引起的肝阳上亢,症见头胀痛,眩晕,耳鸣,易怒,失眠者,常与牡蛎、白芍、生地、女贞子、菊花、牛膝同用。
2.清肝明目:用于目生翳障、青盲、雀目及肝热目疾,可与菊花、谷精草、桑叶、苍术、荆芥、旋覆花、木贼、枸杞子、蛇蜕等同用,如石决明散。
3.清肺祛热:用于肺结核骨蒸潮热,可与地骨皮、女贞子、青蒿等同用。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煅石决明减咸寒之性,加强收涩之功,多能平肝敛肝,用于骨蒸劳热、青盲内障、外伤出血;盐石决明增咸寒滋阴之力,长于补肝益肾、滋阴清热。
配草决明:草决明为种子,偏在清肝,且能补肝;石决明为介壳,长于平肝,兼能潜阳。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平肝潜阳、清热明日之力大增,无论肝火上炎或血虚肝热、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肿痛、头胀眩晕、羞明多泪、目睛干涩等均有“决明”之功,常为最佳对药选用。
2.配嫩桑枝:平肝泄风。嫩桑枝以枝达肢,祛风通络,专疗四肢麻木;石决明介类质重,平肝潜阳,凉肝泄热,善治肝经风热。二药相合,平肝泄风,治肝风如络之四肢麻木、抽动及头晕头胀等甚宜。
3.配菊花:凉肝潜阳,泄热明目。菊花能清泄肝热,兼养益肝阴;石决明既平肝潜阳,又清热明目。二药合用,尤能清肝明目,每多用于肝火目疾,症见眼痛,红肿羞明,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
4.配紫石英:镇肝潜阳。石决明平肝阳、清肝热,偏治肝阳上亢;紫石英镇心降气、定惊悸,长于益肝宁神。二药配伍,介石皆备,善能镇肝潜阳、平肝降逆,用治肝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目眩眼花等证尤佳。
5.配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明眼目。女贞子长于滋补肝肾之阴,石决明偏在平肝益肝泄热,二药合用,益肝之力大增、最宜用治肝肾阴虚,症见发热,头昏眩晕,耳鸣膝软,目暗不明者。
6.配黑山栀:平肝降火。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黑山栀气血并走,除三焦之火。二药配用,平肝明目、清热降火,治肝火上炎之头目眩晕、心烦不安等常有妙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zz/1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