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隐痛2周,她的肝怎么了这个病可能导致

一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病例摘要

主诉:周xx,女,39岁,因“腹痛2周”于年07月05日入院。现病史:患者诉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主要位于上腹部,呈阵发性隐痛,疼痛与进食无关,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腹胀,无反酸、烧心,无嗳气、呕血、便血,无发热、腹泻、解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遂至门诊就诊。行腹部B超提示: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改变,今为求进一步诊治,以“肝硬化、慢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收住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近半年下降4kg。入院查体:T:36.3℃,P:62次/分,R:18次/分,Bp:/78mmHg。神清,对答切题。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甲状腺、心脏查体无阳性体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肝脾未触及肿大,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史:否认传染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辅助检查:-07-03腹部B超:肝门静脉海绵样改变,急性胆囊炎,胃底静脉曲张声像,右肾错构瘤,肝周、脾周、盆腔少量积液。初步诊断:(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2)失代偿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诊治经过

(一)入院诊治第一阶段(1)实验室检查:年07月05肝炎谱、自免肝谱、抗心磷脂抗体谱、甲状腺5项阴性,抗核抗体谱:ANA阳性,滴度1:。血清铜蓝蛋白阴性,眼底镜未见K-F环。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球蛋白、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在正常范围。肿瘤标记物AFP1.02ng/ml,CA.66ng/ml稍增高,余为阴性。体液免疫全套:IgG20.40(0.46-3.04g/L),C30.65(0.79-1.52g/L),C40.10(0.16-0.38g/L),KAP轻链16.10g/L,LAM轻链11.20g/L,KAP/LAM1.44。遂行骨穿:骨髓象示三系增生,未见异常细胞。MPN相关检查筛查阴性。(2)影像学检查:

■年07月08日腹部B超:

门静脉主干及肝内静脉分支结构显示不清,门静脉走行范围内见迂曲扩张的蚯蚓状小静脉,多考虑CTPV。

胆囊静脉,食管胃底静脉、脾静脉迂曲扩张,多考虑为门静脉高压所致。

肝静脉形态异常,除肝左静脉外,肝中、肝右静脉未见确切显示,肝右后下静脉迂曲扩张,肝右叶众多肝静脉小分支最终汇入肝右后下静脉,上述征象多考虑为肝静脉变异。

慢性胆囊炎、囊壁毛厚呈双边影声像。

因迂曲扩张的食管胃底静脉、脾静脉干扰,胰腺结构显示为欠满意,其内未见明显异常。

脾脏中度肿大。

右肾上份实质占位病变,考虑肾错构瘤。

肝脏、胆管、左肾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胸腹部CT显示:

①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右肺中叶见斑片影,多考虑炎性病变;②双侧胸膜增厚粘连;③肝硬化,脾大,腹盆腔积液,侧枝循环建立,门静脉走形区域见多条蚯蚓状迂曲静脉,考虑CTPV;④胆囊炎,胆囊周围水肿;⑤右肾上份见小片状脂性密度影,直径约3mm,错构瘤可能;⑥子宫稍大,其内强化不均,建议结合超声检查;⑦心脏、胰腺、双肾上腺、膀胱余未见异常声像。(详见图一)图一:腹部CT+CTA

■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图二)。

图二:胃镜(二)治疗经过回顾患者病史,青年女性,急性腹痛起病。入院完善病因学筛查: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学指标皆阴性,可排除病毒性肝炎。血铜蓝蛋白正常,眼科会诊未见K-F环,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正常,无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排除代谢性肝损伤。患者无高凝状态和肿瘤,体液免疫各项指标正常,噬肝病毒、真菌、细菌以及抗核抗体筛查阴性,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结缔组织相关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均阴性,ANA阳性,滴度1:,血清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积分11分,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但患者拒绝行肝穿刺以明确诊断。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无不适,考虑自身免疫性相关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可能,患者门静脉走形区域见多条迂曲静脉,CTPV是门脉高压的代偿性改变。

分析与讨论

1、CTPV是什么病?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部分或完全阻塞后门静脉压力增高,机体为减轻门静脉高压而在肝门区形成大量侧支循环血管丛,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的一种代偿性病变,可引起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少见。CTPV是门静脉系统栓塞后机体的慢性代偿过程,它可以引起肝脏、胆系及静脉系统的异常,不同原因的CTPV各方面的表现亦不完全相同。门静脉系统的始末两端均为毛细血管,其属、分支均缺少静脉瓣,一旦血栓或癌栓形成,栓子可迅速蔓延至门静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血液成分复杂且凝血系统不稳定的肠系膜上静脉。栓塞形成以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远端的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栓子内部亦可见小血管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偿血管逐渐建立并完全或部分代替门静脉引流肠道血液,由此形成了CTPV。肝脏由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供,门脉主干及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门脉供血诱发肝动脉供血随即代偿增加,这种代偿一般发生在肝脏的周边区,因为肝门区周围的血供通常由海绵样变的侧支循环来提供,可见到栓子周围动脉供血血管增粗,或门静脉栓塞区动脉期出现网格状、絮状高密度影。54%CTPV由门静脉栓塞所致,不同原因所致的CTPV累及范围不同。2、CTPV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CTPV时由于长期门静脉阻塞,导致向肝性和离肝性侧支循环的建立。离肝性侧支循环经胃冠状静脉、腹膜后侧支静脉等进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从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淤血肿大、脾功能亢进。但是,由于肝动脉血供不受影响,肝脏本身无明显异常改变,肝功能多不受影响,患者不易出现黄疽和腹水。CTPV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反复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者可致休克、死亡CTPV患者肝功能较好,较少出现腹腔积液、黄疽、肝性脑病等症状。少数情况下,CTPV侧支血管可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性黄疽。CT血管成像中,根据门静脉阻塞部位,CTPV可分为3型:

I型为肝外窦前型,表现为肝门静脉及其主干狭窄或消失;

II型为I型合并肝内门静脉左、右支狭窄或闭塞;

III型为肝内窦前型,病变不累及肝外门静脉主干,仅肝内门静脉左支或右支、狭窄或闭塞。

I型超声表现为肝门部及胆囊床处蜂窝状、管状回声;II型表现为管壁回声增强,周围蜂窝状管道回声;III型表现为门静脉附近存在肿块回声,门静脉受压致侧支循环形成。3、CTPV的诊断标准门静脉造影是诊断CTPV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可引起腹腔内出血、血栓形成、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易行、可重复性好等优势,可测定侧支血管的直径及血流方向,已成为诊断CTPV的首选方法。文献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TPV的检出率可达94%,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可直观、清晰显示门静脉内血管走形和血栓分布,可与多囊性病变和胆管扩张等相鉴别,在CTPV诊断中一定程度上已代替门静脉造影。4、CTPV的治疗及预后CTPV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或预防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方法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相似,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及肝移植术。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时,应立即抗凝治疗,一般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但有大面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禁忌抗凝治疗。近年来临床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及CTPV取得较好疗效。TIPS术不仅可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还可预防门静脉血栓向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转移,加快血流速度,增加门静脉流出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但CTPV患者行TIPS术后支架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若患者呈高凝状态,术后需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终生服用抗凝药来维持TIPS疗效。经积极药物、内镜治疗无效的CTPV患者,可选择断流术,即在切除脾脏的同时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但断流术后数年可有新的侧支循环建立,可能引起再次出血。目前认为断流术不宜作为CTPV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术式。对上述治疗均无效且发生进行性肝功能衰竭的CTPV患者,可行肝移植术。

参考文献:

[1]龚丽,罗百灵,苏晓丽,等.门静脉海绵样变伴肺栓塞一例[17.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9,-

[2]朝岐,杨维良.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诊治现状[17.中国普通外科杂志,,I7(6):-.

[3]曹轶峥,刘志聪.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5(12):-.

[4]RYANMF,MURPHYJP.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ic(MRC:P)imagingofextrahepaticbiliaryobstructiondueto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theportalvein.CanAssocRadio1J,,53(4):-.

[5]CHEVALLIERP,DENYSA,NOVELLASS,etal.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graphyfeaturesofbiliaryabnormalitiesdueto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theportalvein[J〕.ClinLmaging,,30:-.

[6]万岐江,侯蔚蔚,工忠敏.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中国介人影像与治疗学,,12:-。

[7]luoX,NIEI,ZHOUB,etal.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forthetreatmento1portalhypertensioninnoncirrhoticpatientswithportalcavernoma}J}.UastroentResPract,:.

[8]RAMOSR,PARKY,SHAZADU,etal.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secondarytoportalveinthrombosis:acasereport.JClinMedRes,,4(1)81-84.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陈徐佳

责任编辑:椰子匠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征稿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zd

yxj.org.cn

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觉得好看?点我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cs/9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