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倒计时,松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家
“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即将结束,迎来新学期,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容易出现“开学综合征”。“开学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不适应表现。以学生群体为例,开学之初,部分学生容易感到倦怠、精神不振,造成学习效率低,甚至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反应,如早晨起床出现胃痛等不良肠道反应,导致出门拖延或者拒绝上学;出现神经性厌食、进食障碍等,影响体能和精力;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或者神经衰弱等,不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和课业。
如何快速调整状态,拥抱新学期、面对新挑战?记者采访了松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贞,她建议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入手。
学生:正视问题,自我调节
“开学之初,学生可以回顾一下以往的开学经历,是不是也曾出现这种紧张的情绪,尝试回忆当时自己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如果假期作息松散,陡然进入学校学习,短时间内要快速转变,定会感到有压力、紧张。”张贞说,这样的心理其实是正常的,不必过分焦虑,恢复正常作息、找回生活节律即可。此外,春节期间,包括孩子在内的许多人通常都会经历阶段性暴饮暴食。要调节状态,首先需从均衡饮食入手,让膳食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均衡营养膳食,补足体能元气。
新学期,确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时也要合理规划任务、循序渐进执行。张贞提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合理规划目标,不仅能让自己放宽心态去学习,也能更好地把握目标进度,调节自己的节奏。
另外,张贞还特别提到,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开学之初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和烦恼可能较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时就要及时寻求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开学综合征’看起来不是大问题,但是长期的负性情绪和身体不适,的确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积极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要学会求助,通过沟通来排解烦恼,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张贞说。
家长:及时感知,帮助调节
除了学生本身,家长也应该积极帮助孩子顺利回归学校生活。
“温故而能知新,未来有备而来。”张贞提醒,虽然学校老师在新学期初会安排学生温故知新,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此时,家长可以协助孩子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例如,对照假期计划,盘点完成与未完成情况,梳理强项与弱项,做好充足的准备方能临危不乱。
寒假期间,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久,势必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开学之初,家长应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wh/1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