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实验表明新冠康复后可能不会再次感染
来源:新浪科技
研究人员让恒河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让它们恢复健康,然后在初次感染28天后再让它们接触病毒。然而,这些猴子似乎已经发展出了保护机制,并没有再次感染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根据一项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猴子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这表明群体免疫可能会发挥作用,科学家或许不用担心感染者痊愈后的“复发”。
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的研究人员让恒河猴感染冠状病毒,让它们恢复健康,并在最初感染的28天后再让它们接触病毒。结果显示,这些猴子似乎已经发展出了保护机制,并没有第二次感染。研究小组认为,这表明此前中国出现的冠状病毒“再感染者”可能只是没有完全克服最初的感染。他们还表示,该发现也可能有助于评估针对COVID-19的疫苗开发。
在研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鲍琳琳和同事用SARS-CoV-2病毒感染了4只成年恒河猴。在接下来的28天里,他们观察了这些恒河猴患病的发展过程,监测它们的体重和体温变化,并采集鼻/咽/肛拭子和所有主要组织来测量病毒载量。
研究小组观察到,这些恒河猴在感染过程中的体重减轻了至克,同时出现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和弯腰驼背等症状。
医院里,医护人员正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鼻/咽/肛拭子还显示,恒河猴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约3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大约14天后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感染后28天,有3只恒河猴已经无临床症状,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检测呈阴性,达到了类似目前患者临床出院的评估标准。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已经从初次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在随后的再次感染试验中,研究人员让其中两只恒河猴再次暴露在新冠病毒中,剂量与之前感染时相同;另一只恒河猴则不进行攻毒试验,作为对照组。
当两只恒河猴再次感染病毒后,它们的体温都出现了短暂的升高,但采集的鼻咽和肛门拭子都没有显示病毒载量。所有3只猴子都没有出现体重减轻。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最初的SARS-CoV-2感染可以保护患者不受后续感染,这对疾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对疫苗设计也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写道,“从我们目前对猴子的纵向研究来看,如果猴子在初次感染后的早期阶段产生了中和抗体,那么就不会发生再次感染。相应地……当患者体内积累了足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对SARS-CoV-2产生免疫力时,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就不会具有传染性。”
在此前的报道中,有部分患者在治愈出院后,又出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情况。新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减轻人们对此的担忧。研究小组写道,在这些病例中,造成再次阳性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出院前的新冠病毒检测呈假阴性,也可能是患者虽然符合出院标准,但还没有完全从初次感染中恢复过来。因此,完善诊断技术、抗体监测及下呼吸道样本检测是治愈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
研究人员总结道:“因此,对诊断技术、抗体监测和下呼吸道样本检测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治愈SARS-CoV-2感染至关重要。”研究的详细结果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我们对冠状病毒了解多少?
冠状病毒是一类能在动物和人身上引起疾病的病毒。病毒侵入宿主体内的细胞,利用这些细胞进行自我繁殖,破坏人体的正常功能。冠状病毒是以拉丁词“corona”命名的,意思是“王冠”,因为它们被类似于王冠的尖刺状外壳包裹着。
造成此次疫情的冠状病毒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病毒,它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这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的缩写。专家表示,自去年12月爆发以来,每50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一人死亡。由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命名为COVID-19,意思是“冠状病毒病”。
冠状病毒会感染多种不同的物种,包括人类、牛、猪、鸡、狗、猫和多种野生动物。在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之前,已知只有6种冠状病毒会感染人类,其中4种会导致一种轻微的普通感冒型疾病。然而,自2年以来,又出现了两种新的冠状病毒,它们会感染人类并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这就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冠状病毒能够偶尔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正如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不过,现在科学家还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起源。
病毒从何而来?
根据目前的研究,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几乎肯定来自蝙蝠。冠状病毒通常起源于动物,比如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分别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和骆驼。第一批COVID-19病例来自参观或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工作的人,该市场已被关闭并接受调查。虽然这个市场的官方名称是海鲜市场,但也有其他野生动物在此出售。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于年2月在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发现的病毒样本的基因构成,与他们在蝙蝠身上发现的一种冠状病毒有96%相同。
然而,华南海鲜市场几乎没有蝙蝠,因此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动物充当了中间宿主。它们先被蝙蝠感染了新冠病毒,再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目前科学家还没有确认中间宿主到底是哪种动物。
为何令人担心?
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例还相当低,那么医学专家为什么会如此担心?研究者指出,国际社会之所以对这种病毒感到担忧,是因为对其的了解还非常少,而且疫情似乎正在迅速蔓延。
与3年亚洲爆发的非典(SARS)类似,新冠病毒也能够感染人的肺部。非典导致人感染,近人死亡。与之相比,新冠病毒的致死率要低得多。SARS的致死率约为十分之一,而COVID-19的致死率约为五十分之一。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是,没有人能对新冠病毒免疫,因为人类之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病毒。这也意味着,它可能比我们经常遇到的病毒(如流感病毒或普通感冒病毒)造成更大的伤害。牛津大学的彼得·霍恩比(PeterHorby)教授在1月份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新型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比一直在传播的病毒要快得多,因为我们对它们没有免疫力。”
大多数季节性流感病毒的致死率不到千分之一。而我们在此讨论的是一种我们尚未完全了解其严重程度的病毒,而它的致死率可能高达2%。”如果死亡率真的是2%,那就意味着每个感染者中就有2个会死亡。
“我的感觉是实际比例要低一些,”霍恩比教授补充道,“我们可能漏掉了一些较为温和的病例,但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情况。2%的病死率与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相当,因此这是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zz/1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