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选择权交给孩子,生涯提前规划三湘

  新高考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力度最大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这根“指挥棒”对于高中的教育教学,将带来哪些变革和影响?

  ■记者杨斯涵黄京

  变化

  走班教学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新高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文综、理综,到科目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考生不再受到选科的局限。因此,选科成为众多学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与此同时,“不会选、代替选、随大流、功利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从年起,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就在酝酿新高考改革方案,为选科走班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邀请专业团队进行科学周密的课程设计。年4月,该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全面启动,在全省率先把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

  “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最大自由的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学校对此也应该充分尊重。”在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叶双秋看来,学校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社会需要与个人特长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理性选择考试科目。

  学生的选择权增加,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模式被打破……这些问题都对高中行政班教学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也正因如此,选课走班成为高中教学的新常态。

  “‘走班教学’远不只是让学生走走,而是在改变教育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叶双秋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教师与学生在固定班级搭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传授,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发展与活动开展。而选课走班教学,则依据学生选科情况把固定的行政班打散,学生在不同班级流动上课,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但是走班对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等教学常规带来较大冲击,学生作业如何收集、课后辅导如何开展等成为新问题。因此,高中学校要制定选课走班指南,而在走班过程中,所有的任课老师也承担了更多“副班主任”的义务,需要参与班级的组织与管理。

  成效

  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新的成长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生面临选科和选课的全新学习模式,而生涯规划教育也成为“必修课”。在明达中学,从许愿树、心愿明信片到性格动物迷宫,从学生生涯历程档案、“我心目中的大学”社会实践到学生生涯通识课……围绕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该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从初中部到高中部,再到高复部,生涯教育都被列入课表。该校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学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小学部以启蒙为主,初中学生以认识自我为指引。到了高一,学生将对外部世界进行初探,完成选科决策。高二学生则将加深自我认识,体验职业规划。进入高三或高复,会结合实际开设相关系列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志愿填报。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田双喜看来,新高考改革的重要逻辑是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力,而现实中,不少考生和家庭通常只盯着分数的得与失,普遍缺乏对于人生的规划思考。“由于基础的生涯教育缺位,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生涯决策能力不足,学生进入高一面临12种选科方式时,难免无所适从。况且选科又与后期的大学专业选择和就业关联,加之赋分博弈的功利心,也就难免出现选择困难症,因此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提早进行生涯教育,学校也应该将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学校教育阶段。”

  此外,田双喜认为,高中应该和高校共同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加强合作交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确保高考综合改革能够有效衔接,协同推进。他坦言,新高考的改革将推进高中与高校的主动对接,共同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协同育人探索合作,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促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目标,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目的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成为学校育人导向

  走班选科、生涯规划……新高考与传统高考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新高考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走课选班、综合评价和优化课堂教学等育人方式改革是否取得成效,如何进一步顺应科学公平选才的新高考改革趋势,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办学质量,是很多高中校长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叶双秋表示。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dzz/144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