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Online静苑静脉疾病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静脉疾病从诊断到治疗,到后期随访,用药等不同环节的策略,借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主办平台,将于每月第二个周四在线召开静脉疾病治疗系列直播。每一期将针对一个小的话题,通过话题讨论,病例分享和手术直播三个环节,深入探讨临床常见的问题和疑惑。

静脉疾病治疗系列直播首期已于3月11日圆满落幕。会议围绕“静脉曲张和髂压的关联性: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筛查”展开讨论,并结合临床案例分享,在线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互动。本期带来医院邓军教授的精彩病例分享,与此同时,血管资讯特整理会议中各专家针对“静脉曲张和髂压的关联性”所展开的探讨重点内容汇编,欢迎阅读!点击播放视频

邓军

《静脉曲张-髂压的关联性: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筛查》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49岁,自由职业

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1月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小腿红肿疼痛1月,在当地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既往史:脾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十余年。

查体:左下肢皮肤色素沉着,胫前区可见溃疡结痂,伴有大量曲张静脉。

初步诊断:下肢皮肤软组织感染,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溃疡感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脾切除术后。

进一步筛查的基本准则和筛查方法

基本准则

1.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2.C3级以上伴有静脉功能不全表现

3.左下肢(容易反复受累)

筛查方法

1.彩色多普勒:主要表现为管腔受压,湍流,Valsalva动作后无明显血液反流,血流频谱平直。

2.CTV:可显示髂静脉受压情况,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管腔变形情况及狭窄程度、髂静脉受压后侧支循环的建立。

3.MRV:与CTV相似,无辐射,无需造影剂,适合孕妇和肾功能不全者。易夸大病变。

4.下肢静脉造影:经足背OR直接穿刺股腘静脉(可使用IVUS)

术前筛查影像资料

心血管彩超

心脏彩超:1.右心增大2.二反、三反(均少量)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

方法:足背静脉穿刺留置针,手推或冠脉模式高压注射器给药。

结果:小腿中下可见浅表曲张静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盆腔正侧位可见髂静脉受压明显,大量盆腔侧支开放,腰升静脉开放。

诊断结果

1.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左)

2.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溃疡感染(左)

3.脾切除术后。

手术方案制定

1.髂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2.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静脉剥脱术

手术过程

首先穿刺双侧股静脉进行造影,明确有无右侧压迫或者下腔静脉压迫。左侧可见大量侧枝循环,路图下通过导丝穿过受压粘连部位再行球囊扩张。

球囊扩张时,球囊选择根据患者造影情况而定,明确髂总受压情况,如完全受压,可以选择小球囊逐级扩张;如未完全受压,可以选择较大尺寸球囊扩张。通过球囊扩张的切迹初步判断受压点在第五腰椎上缘。

可以参考对侧髂总静脉直径以及同侧髂外静脉的直径选择目标球囊,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级扩张。

球扩后,使用支架植入,由于是编织型支架,受到压迫影响易发生短缩移位,且方向难以控制,术者经验建议支架可以选择偏上位置释放。

释放过程中发现,支架打开时会向右侧短缩,后再次进行球扩发现近端狭窄受压情况依旧,支架回缩至受压部位以下。

造影发现支架移位明显,随后增加支架植入。

术后随访

超声随访左侧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髂总、髂外、髂内静脉血流通畅。

术后抗凝和居家护理方案

术后抗凝

拜瑞妥15mgbid6周,之后20mg持续半年,6个月后改10mgqdOR阿斯匹林mgqd

压力治疗(3-6个月)

皮肤保湿、清洁,治疗皮肤病(湿疹,真菌感染)

病例总结和讨论

患者为静脉曲张伴皮肤溃疡感染,未行正规治疗入院后控制感染;

术前着重筛查有无髂静脉压迫等导致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因素;

术后规律抗凝,加强随访避免出院后自行停药及支架内血栓早期干预。

讨论要点

1.筛查对象及方法的选择

2.术中支架植入的技术要点及支架选择

3.术后抗凝?抗板?联合OR序贯?

4.经期月经量过大如何处理?

5.一期手术还是二期手术?C2级是否可以仅处理曲张静脉而保留返流较轻的大隐静脉主干?

会议精彩探讨内容重点整理

一、NIVLs筛查原则(所有静脉曲张都筛查吗?)

侧重筛查:左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症状大于C3,推荐进一步检查:静脉超声,但受压检出的阳性率不高,可进一步行CTV,MRI或静脉顺行造影/腘静脉穿刺造影(金标准)。

症状大于C3期的年轻患者,如果左侧静脉曲张明显严重于右侧,建议进行筛查,NIVLs的检出率约为20%

二、NIVLs治疗指征?

C3期以上,同期处理回流障碍和浅静脉返流;

腿部肿胀及湿疹明显,同时静脉曲张不严重,需要治疗NIVLs;

复发性静脉曲张,同时合并NIVLs需要治疗

三、NIVLs应如何进行筛查?

门诊筛查:经腹部超声受到操作者经验限制,CTV目的之一是排除盆腔占位,经足背浅静脉穿刺深静脉造影

住院筛查:置管静脉造影为主,IVUS主要用于术中评价

四、影像学检查的技术要点?

首选普通造影进行正位+斜位(双侧60°)造影,对于开口病变,可行3D造影进一步明确位置;

CTV可提供术前指导,但狭窄程度高于造影评估;

五、如何选择支架进行近端定位(如何明确受压位置)?

受压类型:左髂总静脉压迫,髂静脉汇入点压迫和下腔静脉压迫

刻度猪尾巴导管放置在对侧髂静脉,经导管及鞘管同期造影,明确髂静脉汇入点

根据球囊扩张时发现的切迹作为定位标志,如果位置偏高(超过分叉),建议支架充分覆盖受压部位

六、支架置入原则?

完全覆盖病变

支架近端超过受压段1-2cm,支架近端尽量避免贴住对侧下腔静脉壁(预留超过5mm),除非为特殊的高位受压类型

近端支架伸入下腔静脉过长在血栓性患者中可能导致对侧血栓形成(血栓发生率10%),二次干预难度明显增加;

近端支架无法避免对于下腔静脉对侧壁干扰时,支架应顺应下腔走形释放,减低支架尖端刺激造成内膜增生;

七、编织型支架释放技术要点

充分预扩张,避免后扩张中间出现支架短缩,被迫后扩张时球囊保持在位,预防回缩;

球囊扩张时造影,根据造影剂回流情况辅助判断支架直径,避免支架直径选择不合理;

近端MARK点后移距离可参考远端两个mark点之间的间距;

预释放3cm,观察近端短缩情况,必要时更换激光雕刻自膨式支架增加定位精确性;

八、NIVLs静脉支架术后抗凝方案?

抗凝和抗血小板方案目前没有统一认识,存在争议;

抗凝方案:利伐沙班,10mg,bid

抗血小板方案:氯吡格雷,75mg,qd

抗凝和抗血小板方案至少一年;

回看链接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ys/11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