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身材矮小,真的是晚长吗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扎堆的父母在讨论各自家的孩子,“没事儿,我家的娃就是晚长,会长高的”,不少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观点,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就了解下孩子晚长的那些事儿。

我院内分泌专科门诊调整门诊时间

暑假期间:

星期二、星期四上午8:00-12:00

非暑假期间:

星期天上午8:00-12:00

什么是矮身材、骨龄?

矮身材是指身高低于同地区的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身高正常均值两个标准差或低于第3百分位者。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身高是班级倒数第几名的时候,那就亮红灯了,家长朋友们就需警惕、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了。看到这,是不是有家长在窃窃自喜:我的孩子排前几名。如果你的孩子短时间内食欲大好,身高突增窜了一截,那要小心孩子是否有性发育的征像、性早熟的可能了。

骨龄,是以骨骼发育变化测定的体格发育年龄。专科医生能通过骨龄及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力及性成熟的趋势。

生活年龄,代表儿童生长发育所经历的时间。例如,年1月2日出生的孩子,到年7月2日,生活年龄就是1岁6月。

骨龄和生活年龄不一定一致,如果骨龄明显大于生活年龄了,长个儿的空间小了,那么是要警惕性早熟,或者其他内分泌疾病。骨龄明显小于生活年龄,需专科医生综合评估查找原因。

什么是晚长、晚发育呢?

家长们通常称的晚长也就是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是特发性矮小的一个类型之一。而特发性矮小是目前病因不明的身材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家族性或遗传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随着医学的发展,一小部分特发性矮小的孩子在“基因”层面找到了病因。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为正常生长发育的变异,男孩子多见,在这些孩子中,青春期会在一个晚于平均水平的年龄发生并且发展为正常的青春期。

你家的孩子矮小就是晚长、晚发育吗?

虽然大家知道人类的生长发育有较强的遗传轨迹,晚长晚发育的孩子,其父母或者父母之一青春期发动的年龄可能也较晚,但是时代不同了,以前因物资匮乏,营养不足、营养不良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发受影响,常有俗话说的“二十三、窜一窜”的说法,青春期晚发育,到二十岁骨骺未闭合,身高窜一窜。但是现在的孩子呢?因为快餐、速食、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营养过剩等原因发育比上一代早,甚至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而性早熟的这部分孩子因为发育过早,损耗了骨龄,骨骺过早闭合,最终成年终身高并不理想而留下遗憾。家长们仅仅用上一代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的发育情况是不科学的。或者家长存在的其他种种误区,容易让孩子错失了长高的机会。

生长发育确实存在个体差异有早晚之分,如果与同种族同龄同性别孩子身高相差3、5厘米,晚长一点儿可能追赶得上,但如果相差10-20cm,还能追赶上吗?这就得区分一下晚长的程度问题。在判断是否晚长方面,父母应该有系统、科学的依据,不能凭着经验盲目判断。有的孩子已经有早发育的征像了,而被忙碌的父母忽略了,还认为是晚长,等发现时骨骺已经闭合,没了长个儿的空间,那些被“晚长”耽误的孩子,面对的就可能不只是遗憾了。

个子矮小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身高落后了,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儿童生长速率,1、三岁前,长高速度低于7cm/年;2、三岁到青春期,长高速度低于5cm/年;3、青春期,长高速度低于6cm/年。在相似的生长情况下,孩子的身高长期与同龄同性别者低半个头,即5-10cm,也应警惕孩子是否为矮小症,应及时来院检查。

第一,矮小症在临床中有“早发现、早诊治”的原则;准确的身高、体重的测量数据是最基本的前提,这就需严格掌握测量原则:三岁下,以仰卧体位测量身长;三岁以上的孩子则应以正立位测量身高,做到“同一时间、同一测量人、同一尺子”的测量原则。

第二,动态性监测身高数据,与我国0-18岁男童和女童的身高标准量表进行对比,实施动态监测,绘制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如果低于均值正常值,应及时来院诊治。

第三,遵医嘱配合治疗,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综合资料来判断身高偏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X线检测骨龄,观察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判断骨骼发育程度,以骨龄预测成年的最终身高、监测判断治疗效果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也是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判断孩子是否有生长激素的缺乏,只有完善相应的检查后,才能科学判断孩子是矮小的原因,是其他内分泌疾病还是晚长,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综合治疗、系统科学管理身高。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ys/11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