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贵州,把人民放在首位天眼新闻
在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冲广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人们每天都会来锻炼身体。“这里条件好、设备多,卫生又干净,别看我今年快70岁了,因为经常锻炼,身子骨硬朗着呢!”冲广坪社区居民游阿姨笑着对记者说。 健康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贵州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开展健康贵州行动,全力推动健康贵州建设,不断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
1月14日,南明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医护人员入户为辖区老年人测量血压。贵景网发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就能实现多方视频会诊。”近日,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解演示远程医疗场景。 前段时间,该院就利用远程医疗医院专家,让75岁高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得到精准有效治疗。 年,贵州印发《“健康贵州”规划纲要》;年,印发《健康贵州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健康贵州行动的重点任务。 健康贵州行动实施以来,贵州采取一系列实招硬招全周期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率先在全国构建“一网络、一平台、一枢纽”远程医疗架构,覆盖全省家政府办医疗机构,服务总量达万例次; 全省建成国家卫生城市11个,国家卫生县城41个,国家卫生乡镇个; 全省6家市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标准,31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标准,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家、新生儿救治中心个; 全省累计打造个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67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46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28个安宁疗护试点; 全省开通条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年,全省在72个乡镇、个行政村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年12月4日,天柱县邦洞街道“天使先锋”义诊服务队向群众宣讲医疗健康知识。金睿轩摄
完善应急体系防控重大疾病 “尊敬的旅客您好!请您提前准备好贵州健康码,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 年春运期间,贵州多部门携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护航百姓过上平安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抗疫中总结经验,贵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主要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方面,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还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陆水空立体化山地紧急医学救援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贵州的农村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25种扩大到30种,已救治15.76万人,救治比例达99.06%,实现应治尽治。贵州还全力推进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共创建国家级慢病示范区10个、省级慢病示范区24个。 同时,贵州连续17年无甲类传染病鼠疫病例报告、连续4年无霍乱病例报告,成为全国第九个消除疟疾的省份。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每天吃过早饭,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村民杨国华喜欢在家里悠闲地弹弹电子琴。曾经的他是一名重疾患者。 年5月,杨国华被确诊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家庭贫困的他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及时将他送医院进行免费救治,目前杨国华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帮助,让我能重获健康。”杨国华说。 “十三五”时期,贵州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消除贫困人口的“病根”,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医疗获得感—— 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全省现医院个,执业医师人;卫生院个,执业(助理)医师人;村卫生室个,合格村医人。 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四类慢病规范管理。截至年11月13日,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四类慢病患者有67.2万例,已有66.23万例接受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相关救治,实现应签尽签,规范服务。 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降低群众就医负担。全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县域内因病住院,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费用,期间不需要支付住院押金等费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
编辑 覃淋
编审 吴文仙 李冰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zlyy/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