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单穴治疗各种疼痛附黄褐斑针灸疗法

白癜风能康复吗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导读:分享一个超有用、超全面的东西——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歌赋,而且都只是选一两个穴位哦。

1.腕痛太溪肘阴陵

手腕痛,针刺太溪穴(手腕与脚踝相应)

手肘部痛,针刺阴陵泉(肘部与膝部相对应)

2.肩刺条口中渚颈

肩部疼痛,针刺条口穴

颈部疼痛,针刺中渚

3.背痛内环腰印上

此句涉及两个穴位,内环穴、印上穴。现在的针灸书上基本上见不到这两个穴位,有说印上穴为印堂穴上一寸,又有说印上穴即是人中穴。无从考究,故不解释。若本文阅读者有知者,可留言告知。

4.手麻后溪透劳宫

劳宫分内、外劳宫,内外相对。外劳宫在手背侧,又称落枕穴,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手掌发麻,针刺后溪穴,朝劳宫穴方向透刺

5.颞颌关节手三里

颞颌部关节疼痛,针刺手三里穴

6.髋求合谷跟大陵

虎口,合谷穴

髋部疼痛,针刺合谷和大陵穴

7.肋间丘墟膝曲池

肋部疼痛,针刺丘墟和曲池穴

8.踝痛合谷泻无踪

踝关节部位疼痛,针刺合谷,上下交叉取穴。

9.头痛前针中脘穴

前额头痛,针刺中脘穴

10.后寻至阴偏太冲

后脑头痛,针刺至阴穴

偏头痛,针刺太冲穴

11.胃痛中脘胆胆囊

胃痛,针刺中脘

胆囊部疼痛,针刺胆囊穴

12.急腹三里肾精灵

腹痛,针刺足三里

肾绞痛,针刺精灵穴

13.上牙下关下合谷

上牙痛,针刺下关穴

下牙痛,针刺合谷穴

14.咽痛廉泉目光明

咽喉部疼痛,针刺廉泉穴

眼睛痛,针刺光明穴

15.臀针奇穴向腋窝

奇穴,一般指经外奇穴,此句不知所指,故不解释。

16.网球肘泻冲阳轻

网球肘痛,刺冲阳穴

17.痛经十七椎下刺

痛经,针刺第五腰椎下

18.口疮玉枕不留情

口疮,针刺玉枕穴

19.乳痛肩井痔支沟

乳房痛,针刺肩井穴

痔疮痛,针刺支沟穴

20.休厥失语刺人中

晕厥,针刺人中(老百姓直接掐人中)

21.扁桃体炎二商血

扁桃体发炎,针刺少商、商阳穴。少商穴,在前面日志提过,在这不解释。

22.心胸内关加膻中取穴一般健侧刺疾重双痛双穴攻

内关穴

胸部疼痛,取穴内左右交叉取穴,双侧疼痛取两侧穴。

附文:黄褐斑针灸疗法

耳穴刺血

(一)取穴

主穴:热穴、疖肿穴、皮质下。

配穴:内分泌、脾、胃。

热穴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内侧缘同一直线的对耳轮部。

疖肿穴位置:位于耳后上部。

(二)治法

采用耳穴刺血之法。以主穴为主,再根据全身症状用配穴。令患者端坐,常规作穴位消毒,用眼科15号小手术刀片或三棱针,刺破表皮0.1厘米,出血后以75%酒精棉球3个,挤干后连续拭净血迹。再用消毒干棉球压盖刺孔,防止感染。每次只刺一穴,隔日刺血1次,穴位交替使用,1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复查,如不愈者则可继续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7~10天。施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治疗方法,以取得患者合作。在用75%酒精棉球拭耳血时要轻轻活动外耳轮,避免用力挤捏,造成出血不畅。刺孔敷盖的干棉球嘱患者要保持24小时不脱落,此期间避免着水,遇有刺孔愈合欠佳者,避免重复在原处刺血,防止感染或延误愈合。

(三)疗效评价

共治例,共痊愈例,显效52例,有效24例,无效42例,有效率为85.2%。

针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迎香。

配穴:肝俞、肾俞、气海。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上穴均取。先针配穴(双侧),进针后平补平泻,然后在针柄上置1~3厘米艾条施灸5~10分钟。针双侧迎香,待针下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并在黄褐斑中央施无瘢痕灸3~7壮。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例,结果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

拔罐

(一)取穴

主穴:背三角区。

配穴:耳背部静脉。

背三角区位置:位于背部,在大椎穴和两侧肺俞穴点所组成的三角形之区域内。

(二)治法

背三角区,用皮肤针叩刺,每次选择1~2个叩刺点形成15个左右出血点即可,叩刺后用2号玻璃罐闪火法拔罐,出血量掌握在1毫升以内。耳背部静脉,挑选显露者,以手术刀尖点刺,出血3滴即可。上述方法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例,结果痊愈(色斑全部消失)例,显效(色斑消退达80%以上)例,有效(色斑明显减轻,但未达到显效标准)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95.5%。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耳背沟、胃、热穴。

配穴:均为体穴,分3组:1.大椎、至阳;2.身柱、筋缩;3.神道、命门。

(二)治法

采用刺血之法。耳穴刺血法:每次选1个穴区(一侧),严格消毒后,用手术刀或三棱针快速刺划出血,注意不可过深伤及软骨,只可刺破表皮,用挤干之酒精棉球轻轻吸去渗出之血,直至血液凝固为止,随后用消毒敷料按压。出血量以每次使用2~4个棉球为宜。体针法:每次选1组穴,可用左拇、食指捏紧穴区皮肤以防痛,右手执皮肤针(梅花针)行重度叩刺,直至局部明显渗血,用闪火法拔上大号玻璃罐,每次吸拔15~20分钟,以出血3~5毫升,局部皮肤出现瘀紫或深红为度。耳体针法,同时进行,开始隔日1次,穴位轮流使用,显效后,每周1次,2~3个月为一疗程。女性月经期间不宜治疗。

(三)疗效评价

共治例,痊愈例,显效20例,有效19例,其总有效率为%。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耳尖、面颊、额、颞、外鼻;2、阿是穴。

配穴:内分泌、肾、脾、肺、缘中、内生殖器。

(二)治法

主穴为主。第一组采用刺血法,耳尖必取,按揉至耳廓充血后用消毒三棱针迅速刺入1~3mm,出针后,用双手拇食轻挤四周,每次放血10~15滴;余穴按病灶相应部位取之,以三棱针点刺破皮为度,以渗出血珠为佳。第二组以0.5~1寸毫针直接刺在皮损区,或包围皮损区针刺。一般正中直刺一针(皮下),四周斜向中心横刺四针(皮内),留针30分钟。

配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天按压耳穴3~4次,按压至耳廓发热或有烧灼感。

上法均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例,痊愈69例,显效97例,好转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6.9%。

皮肤针加罐

(一)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督脉大椎~命门段、膈俞、肺俞。

(二)治法

上穴均取,让患者俯卧于床,常规消毒穴区后,以皮肤针先叩剌华佗夹脊,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再以同法叩剌大椎到命门段。接着用小号玻璃罐(罐口涂润滑油),用闪火法在上述穴区拔走罐1~2遍,不留罐。肺俞和膈俞,先以皮肤针叩剌至局部潮红,分别拔罐,留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59例,经5个疗程治疗,痊愈45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1%。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hl/11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