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医ldquo最美职工rdquo
郑浏清(门诊部):取舍之间,默默奉献
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郑浏清年幼的女儿因为扁桃体肿大需要住院手术,她丈夫因为是一名警察需要值班无法回家,不巧的是我院一名知名专家因为临时停诊,已预约的一百多个患者需要逐个拨打患者电话解释告知,并帮助患者取消或改约。一边是等待手术的女儿,一边是额外增加的工作,郑浏清虽然心中焦急万分,但只能放下对女儿的牵挂,托付年迈的父母去手术室外等着女儿手术。已过下班时间,她还在办公室一个一个电话地回拨过去,所幸患者中大多数是理解的,但也有一部分不理解,她只能一一耐心解释。等到一百多个电话打完,已经是华灯初上。赶到病房时,望着忍受着病痛却强忍微笑的女儿,郑浏清泪花闪烁。(图为郑浏清接听预约挂号患者电话。)
唐志安(中医科):中医人生,慈悲情怀
唐志安的办公室里挂着绣有“妙手回春”字样的十字绣,那是患者阿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阿茹32岁时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晚期,不能手术,放疗75天后肿瘤脱落不全,出现了放射性溃疡,持续性便血。4次化疗后,阿茹的体重降到不足70斤,肿瘤指标仍居高不下。那时,阿茹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中医唐志安。服药四个月后,阿茹的肿瘤指标开始下降,盆腔积液明显减少。又坚持用药三个月后,便血也消失了。两年之后,阿茹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肿瘤居然消失了。她在诊室和丈夫激动的抱头痛哭,感谢唐志安给了她新的生命。唐志安门诊时为节省时间,不敢喝水,一天下来,常感到嗓子冒烟。但他总说,看到患者病愈的笑容时,就觉得一切的辛劳都值得。(图为唐志安为患者进行诊脉检查。)
吴维杰(急诊ICU):伸出急救援手的“白衣天使”
从护士到主管护师一路走来,吴维杰参与了临床工作中的无数次抢救,但是那次在公交站台参与抢救却是人生第一次。一位小伙子倒地,三个医生正在抢救,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在做辅助呼吸,还有一位正在做静脉穿刺术,旁边有除颤仪和心电监护仪,屏幕上已经没有了窦性心律,显然这是一位猝死患者,穿刺的医生正在患者手背上找静脉血管,患者由于猝死休克,静脉不充盈,皮肤发绀,穿刺难度加大,作为一名护士,他本能地向正在施救的医生表明身份,建议让他来试试静脉穿刺,扎紧压脉带,从急救箱中拿出留置针,消毒皮肤,穿刺,有回血,固定好留置针后,立刻接上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肾上腺素,非常娴熟地完成一系列操作,随后立即加入了CPR胸外心脏按压的循环,连续按了十几分钟后除颤,直至小伙出现微弱的窦性心律,最后协助团队把患者医院。(图为吴维杰与急救人员一起为患者进行紧急救援。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丛怡(输液室):最有耐心的“阿姨婆婆”
杜从怡在输液室工作了25年,是儿童输液的一把好手。输液室平均每日的输液量达人次,其中有60%是儿童输液,儿童输液中有近一半都是由杜老师完成的。她每天要和多位患儿以及至少两倍于患儿数的家长接触,繁杂可以想象,但是你看到的永远是她漾满脸庞的微笑,听到的是她的轻言细语,不同的是,她已从小朋友口中的“阿姨”变成了“阿姨婆婆”。
为了减轻护理操作过程中患儿的恐惧心理,她苦心捉摸,编制出许多形象生动的故事或取一些活泼的小名称:如小朋友最惧怕打针,她会把输液打针描绘成“捉虫子”;面对哇哇大哭的小朋友,她会逗小朋友说“你的歌声真好听”……(图为杜丛怡日常工作照。)
成爱琴(超声科):24小时开机待命
“好,我马上到”,是心超夜急诊医生对每个临床科室的一种承诺,更是对患者的一句承诺。无论瓢泼大雨,还是冰天雪地,无论是在聚会逛街,还是在午夜梦中,一个电话,成医院。“患者心包填塞,我来引导!”“好,立即准备心包穿刺!”“升主动脉夹层!”“嗯,马上准备手术!”“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好,立即急P!”……看到一个个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治疗,她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尽管新的一天繁重的工作还在等着她。她将急诊老年机随身携带,24小时开机待命,随叫随到。“好,我马上到!”。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做到极致,本身就是不简单。(图为成爱琴为患者做心脏彩超。)
堵莹(药学部):20年守护患者用药安全
在站满了人的门诊大厅排队取药窗口上,堵莹低着头核对药品,不断地重复“您好,您的处方。”“您是否做过皮试。”“您是否知道每种药的吃法。”“您的药品已经发完,请您核对好再走。”她知道,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对患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都说细微之处见品质,常常因为患者把药品遗忘在窗口,下班后的她还等待患者回来取药;常常因为担心年长的老人不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她不断地重复交代,不厌其烦;常常因为医生超剂量使用药品或者一些错误处方,她和患者沟通是否知情或主动和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用药万无一失。堵滢用二十年守护患者用药安全,以满腔的热情勇做时代的追梦人。(图为堵莹为患者取药。)
毛旭华(检验科):科研“学霸”的追梦之旅
多年来,毛旭华围绕市级重点专科创建要求,努力弥补科室科研短板,注重对外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包括与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在内的十余家科研院所的合作,有力推进了检验科的科研工作。年积极申报了国自然,更受邀在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的全国年会上讲课。多年来他坚持阅读,书房积累了上千本专业以外的书。9年南京医科大学毕业以来,年他又完成南京大学自考本科,年完成苏州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在职硕士,年完成了中央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硕士的课程学习,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图为毛旭华读书学习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zz/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