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成风背后的思考考研莫跟风,深思再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眼下,距离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期限越来越近。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已经支撑不住而选择了放弃,或者正在纠结是否要放弃。
知乎上关于此类救助或感想的帖子,真可谓是应接不暇。
01考研弃考,同样已然成风
随着考研报名的结束,以及众多高校公布了今年的报考人数,其中多所高校报考人数创新高,随后就有网传今年考研人数达万,比去年增加85万!
但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未公布今年报考数字。毕竟,去年也发生过同样的乌龙事件:网传去年考研人数万,最终考研人数只有万。
根据近十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比较科学合理的预测是:年考研人数会再创新高,很可能超过万,但万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
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巨大的数字只是官方公布的报考人数,而实际走入考场的人数却没有这么多。
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万人,但最终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却是万人,全国将近有45万人选择“弃考”,弃考率大约为11.9%。相当于,个报名考生中有将近10个人弃考。
其实,这种现象在每年的研究生初试考场上都可以得到印证:个人分散在3个考场,那么每个考场里有2-3个缺考的考生,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以下是部分高校往年考研的弃考率情况梳理。
安徽工业大学:年硕士网报人数人,实际确认人数人,弃考率约8%。
深圳大学:年网报通过确认人,实考人,弃考人数近余人,弃考率达到15.6%。
北京大学法学院:年报考人数大约人,弃考人数共计约人,弃考比例约24%。
上海财经大学:年网报人,实际参加考试人,弃考人,弃考率超过10%。
深圳大学:年网报确认人,实考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
所以不得不说,如同当下考研成风一样,考研弃考也同样成风。
当然,选择弃考是每一位考生应有的权利,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及时“止损行为”,认为当下考研还不是该阶段的最优选择。
然而,在考生耗费了大量的金钱、时间以及精力的情况下,临门一脚时却选择放弃,没有收获丝毫成果,哪怕是积累“战场经验”,为今后再战做准备。
02“跟风”考研的3个原因
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10%的考生选择“弃考”?
答案也很简单:许多人考研其实也是在“跟风”。
以我个人的观察,到了考研“起步阶段”的大二下学期,全年级有接近80%的同学准备考研。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模有样,甚至有时候上课,都拿出高数、英语和政治来看。
到了大三上学期,看到其他20%的同学在找实习工作。打算考研的同学也有一部分来找工作了,美其名曰:考不上还有后路。
7、8月份最热的时候,自习室里备考的人就少了一半。9月份开学了,天气也凉了,人就又恢复了往日的数量。
到了11、12月的“冲刺阶段”时,你会发现自习室里虽然人不少,但很多人看一会就跑去走廊,有谈恋爱的,有玩手机的,结果自然也可想而知,七八个中只有一个人考上。
所以,你说到底有多少人考研是在跟风、划水?据我的观察来估算,最起码有一半!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跟风”考研呢?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是人生规划缺少明确的目标。
许多高校学子不清楚大学到底该干些什么,成天上课、下课、吃饭、睡觉,看似忙碌却整日浑浑噩噩,甚至说“混日子”也不为过,对于人生缺少长远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无法自主决定将来。
这类学生习惯将决定权交给大环境,比如有60%的同学选择考研,那我也就去考研,“随大流”最大的好处是出错是大家的事,吃亏的不止我一人。
至于考研的影响,既没有时间考虑,也懒得去考虑,“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是经常用来自我安慰的内心独白。
二是暂时逃避就业压力。
“上班太累了”、“我还没玩够呢”,诸如此类极其不纯粹的理由,就成为部分人考研的源动力。抱着这种鸵鸟心态备战,最后又成功几人?
考研轻松?读研轻松?戴着研究生的“帽子”就业轻松?
过来人告诉你,那是你在做白日梦,看不到有多少研究生抑郁、猝死、自杀的报道吗?
对于抱有暂时逃避心理的同学,我只想告诉你一个事实:考研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备考路上的厮杀绝不亚于就业的竞争,没有坚定的决心,还是趁早退出吧!
三是为了卷而卷。
如今,无数热词被卷死在沙滩上,只有“内卷”本卷,常卷常新。
“室友都睡了,我要偷偷学高数,卷死他们!”
“跟室友约好来健身,我假装在跑步,偷偷在看网课,卷死他们!”
“同学们只在白天学习,我连做梦的时候都在做考研题,卷死他们!”
考研“卷王”们日常栖居在宿舍、图书馆等处,表面上翻着漫画、开着游戏,实际上都在为内卷大业发光发热,这是强烈上进型同学的通病。
“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学”是他们坚守的信念。
的确,这种强烈需求会造就一批学子顺利上岸。但人各有不相同,有些同学的优势点并不在于学习与考研,所以这条“以短拼长”之路还挺折磨人。
03考研莫“跟风”,深思再慎行
分析过考研跟风的原因,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
一是提前规划人生发展路径。
当在你步入大学校门之后,就要尽早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看看考研一战成功的上岸者,他们不会纠结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更不会在意别人如何去选,而是用最宝贵的时间去做人生规划中最重要的事。
有了规划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期望;有了期望才会有强大的前行动力。此时,你就会发现,自律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根本不会在乎别人怎么做么,更不会跟风、随大流而去考研。
二是及早了解行业前景。
考研,最终目的还是提升就业竞争力。
有更好的机会和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研只是一个保底的选择。一年的备考期间,会发生很多事,很多人在准备考研的同时,也会准备找工作或者考公。
在备考期间,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是考公成功上岸,一旦拿到心仪的offer,就会放弃考研。
即使你将考研当作逃避就业的一种权宜之计,那么,还是建议你及早了解今后就业行业的基本情况。
三是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学历只是就业的敲门砖,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王牌。
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的基础素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双商”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长处精细打磨,做到极致,一样可以有出头之日。
比如:你口才极佳,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就可以去做营销;你文笔不错,就可以立志做办公室主任,等等。
学历在某些行业领域是加分项,锦上添花,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优势进行弥补,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所以,考研莫跟风,深思再慎行。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意志而左右自己的决定。同时,考研不是标答,只要你努力过,就没有遗憾。
最后,真心祝那些正在备考的学子们,一战成硕,顺利上岸!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hl/1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