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开学综合征返校攻略来啦看见高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20.html

新学期开始啦!

从寒假模式切换到校园模式,

总有一些孩子不适应。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在开学阶段,

部分孩子会出现疲倦、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等情况,

心理专家谓之“开学综合征”,

那么,家长和孩子要如何应对?

西安高新第一学校为家长学生们,

准备了一份开学全攻略,

让学生打败“开学综合征”。

PARTONE

家长篇:10项准备工作

01

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分享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相信通过这种“复盘”形式家长和孩子会有更多收获,毕竟,“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02

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问题,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心理负担。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03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04

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等状态,影响孩子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05

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未来,提前做做规划和打算,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功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等。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06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

通过一个长假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家长应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寒假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07

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和书店

开学前,时间尚能自主支配,家长们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

08

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经过一个寒假,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

09

读懂孩子情绪

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家长要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借助心理专家等专业力量,给孩子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

10

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PARTTWO

学生篇:10个学习习惯学起来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下面10个学习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们养成:

1.记忆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要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孩子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阅读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可每天读一两分钟。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孩子终生受益。

4.写作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后进生的问题多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孩子的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让孩子在课前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反之,不让孩子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成绩的孩子。

7.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孩子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学校要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孩子。所以孩子也要适应老师,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能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老师,孩子可以用不同方式、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适应所有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10.错题集的习惯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每次考试之后,整理错题,找到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PARTTHREE

开学前,10条安全常识不容忽视

新学期开始了,日常的安全常识,父母不仅要教给孩子,而且还要时常找机会、想办法利用各种场景,帮助孩子加深记忆,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平安快乐度过每一天。

1、警惕汽车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下车的时候,要等车停稳后,用左手开右侧车门。

2、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生命无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遇到危险时,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论。

3、别把笔变成匕首

在学校里,孩子手里拿得最多的物件就是笔。家长和老师要告诫孩子,笔不能变成匕首,以免误伤同学或者自己。

4、记住重要信息

一定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家庭地址,无论发生任何事,在别人的帮助下是可以找到你的。

5、不睬井盖

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

6、回旋余地

告诉孩子不要将身体的一部分放进狭小空间,如将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将头伸进院墙铁栏杆的缝隙,以免被卡住。

7、交通安全

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穿越公路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一慢、二看、三通过”。

8、食品安全

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食物;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9、别把指甲和趾甲剪太短

指甲和趾甲剪得太短会成为刺向孩子的尖刀,导致甲沟炎。

10、养精蓄锐

童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为人生养精蓄锐。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hkf.com/wahl/13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